top of page
清末进口鼻烟

清末进口鼻烟

道光帝

道光帝

掐丝珐琅双联鼻烟壶

掐丝珐琅双联鼻烟壶

清代 玻璃蛙鱼鼻烟壶

清代 玻璃蛙鱼鼻烟壶

清 四色套料博古图鼻烟壶

清 四色套料博古图鼻烟壶

清·各式鼻烟壶一组六件

清·各式鼻烟壶一组六件

清中期 料胎画珐琅花卉题诗鼻烟壶

清中期 料胎画珐琅花卉题诗鼻烟壶

清·周乐元制春游狩猎内画鼻烟壶

清·周乐元制春游狩猎内画鼻烟壶

冀派内画鼻烟壶

冀派内画鼻烟壶

内画鼻烟壶绘制

内画鼻烟壶绘制

叶仲三内画玻璃天天见喜图鼻烟壶

叶仲三内画玻璃天天见喜图鼻烟壶

鼻烟壶

方寸之内  大千世界

鼻烟壶,清代特有的工艺品种,清宫廷文化的缩影。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漫漫长河中,鼻烟壶工艺从产生到衰落只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时期,犹如昙花一现。不可否认的是,这种独特工艺品种为中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灿烂的一笔。2008年6月,北京内画鼻烟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鼻烟壶简史

作为一种特殊的盛器,鼻烟壶的历史与鼻烟分不开。鼻烟的主要成分是烟草,是烟草经过加工后的一种形式。由于烟草有缓解疲劳、消除毒虫、医治创伤等功效,它从产生之初就广受喜爱。随着航海事业的大发展,烟草被带到了欧洲,并在14-15世纪时风靡一时。当时的王公贵族尤以吸闻鼻烟为风尚,并引以为上层社会的时髦举止。

关于鼻烟何时传入中国,存在几种说法。据赵之谦的说法,鼻烟壶由传教士利玛窦带到中国,以礼物形式献给清廷。而《康熙定案》则载,意大利教皇伯纳第尔、葡萄牙国王遣使均有鼻烟、鼻烟壶进贡。此外,还以一说认为鼻烟是16世纪经由日本、朝鲜传入中国。

鼻烟始称“士那乎”、“士那富”(snuff音译),直至雍正年间才开始改称为鼻烟。随着皇帝的推崇,鼻烟及鼻烟壶被不断地赏赐给大臣、贵族,吸闻鼻烟也逐渐在宫廷及上层社会流行开来。至乾嘉时期,鼻烟的流行达到了顶峰。作为一种奢侈的消费品,鼻烟和鼻烟壶不断得到贵族阶层的推崇,并以皇帝赏赐鼻烟和鼻烟壶为荣。道光年后,鼻烟从上层阶级逐渐流行至普通群众,至此,吸闻鼻烟的盛况空前绝后。

随着吸闻鼻烟的盛行,鼻烟壶的制作也被推向了高峰。清康熙年间,宫廷造办处生产了大量玻璃鼻烟壶。雍正时期,鼻烟壶品种日益丰富,制作材料愈发多样,制作工艺日渐高超。乾嘉年间,掐丝珐琅、玻璃套料、浮雕等工艺被运用到鼻烟壶制作中,一时间鼻烟壶制作业兴盛,精美作品层出不穷。内画鼻烟壶工艺便是产生于此时。

嘉庆以后,民间的鼻烟壶制作开始兴盛。到了民国时期,鼻烟壶经过改造变得更加便携,样式更加新颖。

鼻烟壶制作

鼻烟壶的种类繁多,根据材质不同,大致可以分为玻璃类、珐琅类、玉石类、瓷器类、竹木牙角类、内画鼻烟壶等。

玻璃类鼻烟壶分为单色玻璃鼻烟壶、彩色玻璃鼻烟壶、洒金玻璃鼻烟壶、套色玻璃鼻烟壶玻璃胎珐琅彩鼻烟壶等。其中,套色玻璃鼻烟壶是由两种或多种玻璃经过烧制或磨制而成,是玻璃工艺与雕刻工艺结合的产物,也是清康熙年间玻璃工艺的一大创新。珐琅类鼻烟壶分为掐丝珐琅类和画珐琅类。又尤以画珐琅鼻烟壶价值最高,尤其珍贵。瓷器类鼻烟壶为清代数量最多,使用最早的鼻烟壶。

内画鼻烟壶的产生比一般品种的鼻烟壶要晚,随着内画鼻烟壶的出现,鼻烟壶从一般的实用器物演变成把玩的艺术品。内画鼻烟壶大约始于嘉庆年间,到清末民国中期达到鼎盛。最开始的内画只有北京、山东两个流派,80年代中期,冀派形成。

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制胎、绘制两步。一般内画鼻烟壶的壶坯采用玻璃、水晶等透明材料,或者琥珀、玛瑙等半透明材料。烟壶匙则多采用金银、象牙、犀角等。烟壶盖多用金银、翡翠、碧玺、宝石等。可以看出,不管是哪个部件,所使用的材料都十分珍贵。

内画鼻烟壶的绘制步骤十分关键。需要经过勾线、皴染、着色、落款等步骤。内画用的笔细长且前端带有小钩,小钩上粘有一点狼毫,用以蘸墨。因为要通过很小的口径伸入壶内作画,所以画笔十分纤细修长。京派内画曾一度使用竹笔,后来经过改良换成了毛笔,画技也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。20世纪80年代以前,内画主要使用国画颜料和墨,而后加入了一些油彩。

在鼻烟壶内画艺术的传承中,以叶仲三为首的京派叶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鼻烟壶价值

鼻烟壶的造型十分丰富而考究,为了便于携带,鼻烟壶的体积都十分小巧,且一般放在荷包里系于腰间。一件精致的鼻烟壶不仅是盛装鼻烟的用具,更大层面上是人们用于把玩和炫耀的玩意儿。

内画鼻烟壶题材丰富,不仅有文人喜爱的山水、博古等题材,也有大众喜爱的动物、肖像等题材。此外,内画鼻烟壶常常将传统诗歌、名著故事等运用起来,文化价值极其丰富。从选料到绘制,鼻烟壶制作工艺都十分考究,吸取了多种工艺的优点,材美工巧,极具收藏价值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