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雕漆
朱漆罩覆 天工巧夺
雕漆,中国漆工艺的重要门类,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中最负盛名的品种之一,代表了“天、地、人”与“物、工、情”和谐统一的儒家文化与宫廷文化。2006年,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雕漆历史
我国是漆艺大国,漆器史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。雕漆艺术是从漆器艺术中独立出来的,其风格显著,技艺精湛,韵味高雅,与宫廷生活密不可分。
唐代经济发达,文化繁荣,漆器艺术蓬勃发展。黄成《髹饰录》载: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,雕法古拙可赏,复有陷地黄锦者。这是最早记载唐代雕漆的文字。从中可以看到唐代雕漆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。到了宋代,雕漆工艺已成为独立的门类,发展日益成熟。与唐相比,宋代雕漆漆层更厚,立体感更强。同时打破了唐代雕漆红黄两色的局限,出现红、黑、黄、绿、棕等多种颜色,雕刻技法也更加讲究。
元代,雕漆器型更加丰富,漆层也更厚,剔红开始成为雕漆的主导。此时还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制漆名家——张成、杨茂。及至明代,北京雕漆开始兴起,中国雕漆工艺迎来了重要发展时期。明代帝王对雕漆十分钟爱,大量投入人力、财力支持雕漆生产。雕漆品种、器型、式样繁多,尤其是剔红、剔黑大量生产。此外,明代还诞生了中国漆器史上的丰碑著作——《髹饰录》。
进入清代,雕漆工艺迎来了鼎盛时期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的造办处是皇宫中最大的制造厂,全国最优秀的工匠艺人集聚于此,生产了大批优秀漆作。清代雕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日用品雕漆化,家具、文房用具、器皿等无一不用雕漆。乾隆时期,雕漆工艺与珐琅、紫砂、金银、玉石、象牙等材质结合,形成新的工艺品种。
民国时期,随着时局动荡、战乱频繁,北京雕漆的命运也和其他手工艺门类一样岌岌可危。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,北京雕漆行业才逐渐获得了复苏和振兴。
雕漆制作
雕漆工艺大致分为八大工序,几十甚至上百余种小工序。其中,八大工序包括制漆、调制桐油、制胎、作地和作里、光漆、印画、雕刻、烤制和打磨。雕漆的主要材料是大漆和桐油,这两种原料都来自于植物,必须要经过加工调制才能在漆器上使用。其中,罩漆是雕漆的主要用料。桐油在使用前需经高温熬炼然后掺入大漆中。熬制桐油的过程十分复杂,需要准确把握油温和时间。
因雕漆的雕刻需在厚漆上完成,所以制胎成为雕漆工艺的第一道工序。雕漆有木胎、金属胎、脱胎等三种。明代,铜胎才开始出现,这大概是与阿拉伯传来的珐琅器有关。作地和作里工序类似,主要是处理胎子的表面,确保之后罩漆和胎体的黏合。
光漆,也称髹漆、上漆。因大漆特殊的化学成分,髹漆后的漆胎需放在气温25℃-30℃、湿度80%-85%的荫室中进行干燥。传统的雕漆没有图稿,全凭艺人的个人创造和经验。如今雕漆多是将事先设计好的图稿画、印在漆胎上。
雕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漆面的雕刻工艺上。雕刻工艺又包括剌起、片刻、铲刻、勾刻、锦纹、甲叶等,每一种工艺都有一定的专业技法,且比其他门类的雕刻工艺更为复杂。
在打磨前,雕漆必须进行干燥处理,使漆质充分变硬。打磨时,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还需不断加水。打磨完毕后,再配上细抛光、上蜡抛光等工序,最终达到色泽光亮的效果。
雕漆魅力
从工艺上看来,雕漆包括剔红、剔黄、剔绿、剔犀、剔黑、剔彩、堆朱、堆漆等。若从胎质上区分,雕漆又分为木胎、竹胎、陶胎、金银胎、布胎等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,雕漆的造型、功能、风格、工艺等都不断发展和创新。并且雕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变得日益紧密,为生活提供了无尽的趣味。
与其他雕刻不同的是,雕漆具有一些独特的个性。首先,在进行雕刻时,大多数雕刻对象都是材质坚硬,需要金属刀具等慢慢摩擦。而雕漆质地柔软,硬度几乎为零。故而,雕漆的雕刻工具和技法也独具风格,且最终得到的成品也是圆润光滑与精细锋利并存,特色鲜明。
此外,雕漆在雕刻完毕后并不能直接成为成品。因为雕漆在雕刻时质地柔软,所以雕刻完毕之后还需晾晒或高温烤制,以使漆质完全硬化,方便最终的打磨抛光。
雕漆工艺的存在还必须要有胎体承载。因此胎体器型与大漆的吻合状态还是雕漆制作中的重要环节,也是雕漆艺术区别于其他雕刻艺术的重要表现。
雕漆的色彩以红色为主,且偏重深红、大红、棕红、枣红,间以黑、黄、绿等色。因红色代表吉利、喜庆、热情、温暖,因而不仅宫廷贵族,民间大众也对雕漆十分青睐。
雕漆传承
雕漆工艺的传承几乎是靠师徒相承,家庭相传,因而在历代传承中,许多技艺都在不知不觉中消亡。20世纪50年代开始,北京雕漆开始受到重视,刘金波、满建民、曾朝方、李一之、陈厚棣等人都为雕漆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必须认识到的是,雕漆工艺制作工序繁多,费时费力,必须要热爱并沉浸于这门古老的艺术中,才能真正将其发扬光大。
![]() |
---|
![]() 北宋识文描金堆漆檀木舍利函 |
![]() 剔犀云纹盏托尺寸:直径16cm杨茂造款 |
![]() 元 张成 剔犀盖盒 |
![]() 剔红龙纹掐丝珐琅轮百宝车 |
![]() 清·剔黑牡丹白鹭菱形盘 |
![]() 清乾隆 剔绿海水瑞兽椭圆盖盒 |
![]() 雕漆制作 |
![]() 明嘉靖 剔彩红花绿叶香盒 |
![]() 明剔犀八方盖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