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古琴

诗吟唐律语,琴写古人言

古琴,中国古老的丝弦乐器,有近三千年的历史。传言在远古、夏商时期已有古琴存在,不过到了春秋时代才始有记载。历经几千年发展,古琴几乎已成为古代文化最高的代表。2003年11月7日,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古琴历史

先秦时期,古琴被广泛运用于伴奏及歌唱,称“弦歌”。《史记》载:“《诗》三百篇,孔子皆弦歌之”,即是其写照。到了战国,伯牙与子期“高山流水,千古知音”的美谈已被我们世代传颂,这其中也反映出当时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及杰出琴家的出现。进入先秦时期,“士”族文人兴起,古琴开始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工具,于是有了“士无故不撤琴瑟”之说。

后又历经两汉琴论专著的产生,魏晋文人自创琴曲的出现,隋唐造琴工艺的进步,古琴迎来了文化兴盛的宋代。经济繁荣,文人入仕,宋代文化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。自宋太宗始,宋代帝王皆好古琴,其中尤以嗜琴如命的宋徽宗为代表。一幅《听琴图》的问世,知音相伴、清幽雅淡、空灵自在的生活状态引得多少文人逸士心驰神往。这种以琴、酒、诗、书为代表的文人趣味在宋代社会常是三五知己的聚会方式,古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成为心灵交流的必要媒介。据载,一般人眼中文人趣味的“琴棋书画”成为俗语并流传开来也始于唐宋。

明清时期,随着市民阶层的扩大,音乐文化种类日益丰富,世俗化、平民化的特点日益显露。说唱、戏曲、民间器乐等异彩纷呈,良莠不齐。作为传统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,古琴的发展也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。明末以后,琴曲创作逐渐衰弱,与宋元时期的繁盛之景相去甚远。

古琴之美

古琴之美,美在精神,亦美在形制。

古琴属于弹弦类乐器,由面板和地板胶合而成共鸣箱。初为五弦,至汉朝定为七弦,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。古琴造型优美,式样丰富,清初《五知斋琴谱》收录历代琴式多达50余种,其中常见的有伏羲、神农、仲尼、联珠、蕉叶、落霞等。古琴形体狭长,以最常见的仲尼式为例,其结构可分为琴面、琴底、琴腹、琴侧、琴首、琴尾几部分。琴面上琴额的下端有一条镶嵌的木板,称“承露”;上有七个小孔,为“岳山”。琴面外侧,紧傍一弦的十三个圆形标志即“徽”。琴徽用黄金、白玉或螺钿制成,用以标记音位。琴底上主要有琴轸、雁足和出音孔。“声池”和“舍穴”则位于琴首的一端。

随着时代的变化,古琴的形制也经历了漫长发展时期。东晋顾恺之的《斫琴图》上绘制了两种古琴,其造型与汉代弹琴俑大体一致。唐代,雷氏家族的“雷琴”、“雷公琴”或称“雷氏琴”最为著名。唐琴造型浑厚圆润,在传世古琴中,唐琴亦最为名贵。宋元时期,帝王好琴者甚多。据载,宋徽宗曾专设“万琴堂”藏琴,可谓“搜罗南北名琴绝品”。古琴式样的大量创新始于明代,且明藩王造琴之盛空前绝后。清中期以后,斫琴名家甚少,整体斫琴水平逐渐下降。及至民国,仲尼式古琴备受世人喜爱。

制作一张完整的古琴,大致要经过选材、烘干、制作槽腹、髹漆、退光、缀徽、上弦等过程。选用木材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古琴音色的好坏。制琴面板用桐木,桐木以时间越久越好。由于古琴内部由上、下底板合成一个共鸣箱,因此处理好琴面的弧度与琴体内部槽腹结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。一般经过琴家的不断弹奏后,琴音会变得越来越好。此时的古琴亦由最初的演奏工具变为性情抒发的载体,与人合为一体,精妙绝伦,余韵悠长。

历经近三千年的发展,伴随着古琴产生了大量的琴曲、琴谱和琴学专著。《广陵散》、《高山流水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酒狂》等名曲亦为世代传颂。《琴清英》、《琴操》、《琴赋》、《太音大全集》、《琴书大全》等古琴专著更是汗牛充栋。由于地域、文化、风俗等差异,古琴音乐也分为多样纷呈的流派。浙派、虞山派、广陵派、蜀派、浦城派等,各流派风格不同,传承情况各异。纵使是同一流派,不同琴家弹奏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。

古琴保护

古琴,不仅是一种乐器,一种音乐,更是一种文化综合体。它融合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、礼制文化、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,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学识。然而及至近代,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,古琴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挑战。虽然学琴者络绎不绝,然则真正理解古琴文化者寥寥无几。

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思路。值得注意的是,古琴作为一种文化载体,保护和发展时应将其定位为文化而非纯文物。也就是说,古琴生长的精神土壤应该得到培育,此外再去言说演绎群体的培养及普通大众的欣赏。当然,面对如今喧嚣繁杂的世界,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早已成为棘手的矛盾,因而古琴的保护与传承更需要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,细致考量其社会文化价值,探索出新型的保护措施。

 

伯牙鼓琴图

伯牙鼓琴图

听琴图

听琴图

古琴样式

古琴样式

斫琴图

斫琴图

日本正仓院藏唐代古琴

日本正仓院藏唐代古琴

古琴琴谱

古琴琴谱

古琴传承

古琴传承

bottom of page